Hi,大家好,我是穆勒咖啡館的Aarti。今天沒有要聊咖啡,今天要跟我的好朋友Ashely一起聊天給你們聽。
會要做這件事,是因為我們之後有一個計畫。228連假的那個時候,Ashely要在宜蘭一間美美的民宿,辦一場三天兩夜的阿育吠陀瑜珈靜心營。啊我太久沒出去玩了,所以打算過去一起享受一下那個民宿,順便煮飯給大家吃這樣。
在靜心營之前,我們有一場阿育吠陀的飲食工作坊辦在穆勒,想用這次的閒聊,讓大家更認識Ashely,也更加了解阿育吠陀和瑜珈是在做什麼?我們可以經由這些學習,了解哪些事情?
那,讓我們開始吧。
Aarti:就我知道,Ashely老師在成為瑜珈老師之前,是服裝設計師。是如何開始接觸瑜珈,又怎麼樣決定以此為志業的?
Ashely:其實我瑜珈接觸得比較早。大概是高三升大學那時候開始接觸吧,後面就一直持續在這上面學習。
Aarti:高三升大學!那算是非常早耶,怎麼會那麼早開始接觸瑜珈的?
Ashely:那時候是覺得好像得做點什麼,去調解內在的痛苦。那個時期覺得壓力很大,內在沒有什麼空間,覺得自己快發瘋了。有一種……好像路都被限定好的感受,就是你一定要上大學啊,找個穩定工作啊,處處受制的一種感覺。
Aarti:啊,我了解那種感受。我記得我們差不多都是那個還在大學聯考升學主義的年代嘛。沒什麼別的可能性,「反正就這樣」的感覺。實際練習瑜珈之後有幫助嗎?
Ashely:有哦。每次在練習瑜珈的時候,我內心都會有一種非常平靜的感覺。好像在這些練習裡,在瑜珈裡面,有著很深的慈悲和愛。
以前剛開始接觸瑜珈的時候,我覺得那是一個在裡面有很多力量還無法被馴服的狀態,常常會覺得自己還不夠好,不夠努力,或是覺得自己很奇怪。我覺得我是在瑜珈練習裡面學習自我接納這件事。
Aarti:剛剛談到了自我接納,我覺得這是大家會感到特別有興趣的一點:因為瑜珈的許多動作,看起來都不是簡單可以做到的。我也知道有一些人非常努力地想要做到某些動作,或是達到某種境界。可以談談關於「努力」與「自我接納」嗎?老師覺得瑜珈練習裡,最重要的是什麼?
Ashely:譬如說要讓身體變好,讓筋變軟,這些其實都會慢慢發生,身體是需要一些時間的,而我們需要是給它方向,但如果執著一定要能做到某些動作,這些想法太多的話,容易落入一種「精神物質主義」,覺得瑜珈一個「可以被得到」的東西。
目的性太強烈,反而會錯過瑜珈要「給」你的東西:瑜珈是要把你不再需要的東西拿走的。
Aarti:我覺得可能會有很多人無法理解「不用努力」和「不要追求」而去做一件事,是怎麼樣的狀態。我自己就很長時間是這樣子:沒有目標的話,就不知道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。
Ashely:這是瑜珈練習裡很重要的一件事。譬如要做到一個動作,可以是一個方向,但不是緊抓著一定要做到的事情。那個練習的整個過程,會要比結果重要很多。
Aarti:你在瑜珈這條路上,有碰到什麼比較大的困難與關卡嗎?
Ashely:其實跟剛剛聊得蠻有關係的耶。有一段時間是,當我的瑜珈練習,是只剩下體位法的時候。那個時期裡,我的練習,把要做到什麼當成是最重要的事。依循著一個很嚴謹的系統,每天一大早固定練三個小時,變得有點目標導向。練到最後產生了一種困惑:我為什麼要練瑜珈?我好像忘了自己為什麼要做瑜珈。
Aarti:後來呢?後來事怎麼越過這個坎的?
Ashely:我就完全放下了,就什麼都不做。
Aarti:完完全全不做瑜珈了?
Ashely:差不多幾乎是哦。那時候也開始了自己服裝品牌的工作,幾乎是完完全全放下瑜珈了,只練習靜心。
Aarti:那後來又是怎麼樣再開始的?
Ashely:就三年後的某一天,就覺得好像可以了(笑)
Aarti:ㄟ…(笑)我知道每個在哪一個行當持續耕耘的人,都會碰到類似的坎站,覺得喪失意義感啦,不知道為什麼要做,或是完全不知道還能怎麼樣繼續進展,好多人就這樣過不了這關,然後就放棄了換了個新的;偏偏問那些過了的人,也不知道該怎麼說是怎麼過的(笑)。
Ashely:嗯……雖然說放下了,但我那時候應該還是一直有留一條線掛在那裡,心裡有為瑜珈保留一個位置吧。也不是說直接放棄完全切斷那樣。然後剛剛說的三年後,我也剛好認識了阿育吠陀。就重新從瑜珈最基礎的地方開始練習(哈達),然後一邊學習阿育吠陀。
(未完待續)
穆勒身體學堂 | 阿育吠陀工作坊-飲食篇(Ashley老師帶領)
自動引用通知: [瑜珈專欄] 在瑜珈練習裡認識自己-Ashely老師訪談 (下) - 穆勒咖啡館